“快女”较的是什么劲?

当下,湖南卫视的“快乐女声”总决赛正火爆进行。台上时尚靓丽的年轻姑娘们清歌妙舞;台下风格品味各不相同的评委们指手划脚顺带自我卖弄;还有各路看客竞相围观:歌星扯“气息”,制作人闹“辨识度”,乐评人抡“板砖”,微博控八“绯闻”;还有批评家赞“选票”,道德家骂“媚俗”,电视台则忙“收视率”……。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情况已不象湖南卫视草创“超女”节目的当初,现在各家卫视都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选秀类节目正方兴未艾,纷繁杂陈。然而,作为最老牌选秀节目的湖南卫视“快乐女声”,其势头仍然不减,每一上演必成话题中心。一者电视台的谋划手段和制作能力高人一等,另一则就是这档节目本身的话题性立体丰满,亦雅亦俗,各色人等都能够有一搭没一搭地找地方下一嘴。这不,我这里也不甘寂寞,来说说“快女”。

“快女”抓观众的核心手段是“比拼”。但是到底比拼神马,一直以来就是个被模糊或者被策划者刻意搞乱的问题。当然,策划者自有他们的算盘。而把最重量级的决定交给选票,不失为一个聪明的设计,其实也是最好的设计。虽然早已不用短信投票,改用现场直接票决,但是,随着选票基数的不断扩大(2011年已经扩大到2000人),加上现场直播和当场点票,这个票决结果的说服力,已经几乎很难受到颠覆性的质疑。

好了,有了这个良好的基础,我们就不用去“揭黑幕”、“猜密谋”,搞诛心之论了。现在我们可以来探讨探讨选票后面的东西。回到前面的设问,在选票面前,“快女”们到底在比拼什么?

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她们不是在比赛唱歌。虽然名字叫《快乐女声》,大架构上也是冲着“唱”去的。但是,这帮被电视台调教得用时尚武装到牙齿的年轻女孩儿们,显然不是单指着靠“一鸣”去惊人的。从舞台表现上也看得出来,电视台也压根儿没按“唱歌比赛”的套路来调教她们。

其实,这帮可爱的女孩儿们唱起歌来个个都是把好手,没有人能给她们分出个高低优劣,而所谓的“临场发挥”,则更加靠不住。她们无论在声线上,格调上,曲目上,舞台表演上,都各有独到。评点任你评点,妙处我自门儿清。谁能够声称可以判断玛利亚凯莉和邓丽君孰优孰劣?我想,无论这姐儿俩怎么临场发挥,凡不想挨板儿砖的童鞋,都不敢妄言妄语吧。譬如我真的觉得eagle是流行乐坛的不二天君,但是,如果你要说beatles乐队才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音乐极顶,我也实在无法反诘。只是为了彼此门牙的安全起见,你最好不要当我面说……

那些现场评委,可能也是“快女”调教团队的构成部分。但当他们坐在现场的时候,对他们来说,怎样全心全意地去评判女孩儿们的临场表现,可能倒是在其次的。当他们被一纸合约绑架到逼仄的评判桌后面去的时候,要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是要想想怎样才能避免因为一不小心满嘴跑了火车,因而也贻笑了“大方”。之所以用引号把“大方”引起来,是因为这里的所谓“大方”,其实还“真没有”。最可能有的是满天飞落的唾沫和板儿砖。你看那个余大师,在一场严肃得都快赶上《新闻联播》的“青歌赛”上,信口雌黄了那么几句,都难免招来一片无法躲闪的板儿砖,搞得一脸青紫落荒而逃。更何况这“快女”的“深闺”,本身就是个是非横生之地呢。

单就个人好恶而言,曾经的顺子和朱桦是最令人感觉舒服的评委,估计是实力唱将的身份帮了她们不少忙。随便你们怎么别扭,左不过我喜欢,怎么着吧?对评委的喜欢也很自然的爱屋及乌,转移到对评判结果权威性的服帖。后来的高晓松其实也不错,不管他挺不挺“曾哥”,至少人家有自己的坚持。资深音乐人的坚持你还真拿他没办法。谁让你曾经被人家那些青春校园的旋律感动过呢?那个曾经坐在你傍边成天和你找别扭的同桌,难道没让你动心过?所以,你还是只好在他的“混账”坚持面前认了栽。愿意挺“曾哥”就让他挺去吧,他有这个权力耍耍那种“纯属找抽”的臭脾气。

你看,说起“快女”,难免从头到尾堆砌“好恶”和“爱恨”这些词汇。其实,也许这恰好就是“快女”这一票轮盘赌的核心所在。在“快女”舞台上那一个个怀揣同样的野心而又独具个性的女孩儿们,真正在比拼的,就是她们所能带给手持选票的大众的“好恶”和“爱恨”。当极速转动的轮盘缓缓停下,那一枚上蹦下窜无所归依的骰子,终将轻轻压在“个人魅力”,这个能把耳朵听出老茧来的词汇,所在的那个格子里。

其实,在流行音乐的江湖上,真正一直,并且还将永远左右观众的,就是这个“个人魅力”。在流行乐坛里,没有对音乐家创作意图的精确还原,没有严苛的发声位置,甚至也无所谓绝对的音准和节奏。自由,松弛,即兴,煽动性,情绪的释放,这些词汇,是适用于流行音乐的话语范畴。也就是说,你千万不要说某某歌星唱得还不如你唱得好,关键是你的“好”是指什么?须知,流行歌星从来不是因为唱得“好”而获得认同的,他(她)们从来都是因为自身拥有的那一种其他人无法取代的,独具个性的“个人魅力”纵横江湖的。帕瓦罗蒂去了,但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被几乎完全翻版;迈克尔杰克逊走了,他就永远走了,世间再无翻版。这就是拒绝程式化的流行音乐,和严格程式化的古典音乐的最大不同。

所以,“快女”们真正要较的劲儿,不是吐词咬字,不是音准节奏,不是舞蹈身段,不是淡定,不是煽情,不是性感,不是大度,不是纯,不是萌,不是帅,不是嗲,……,不是这些,而是把这些搅合搅合,或许再添些别出心裁的佐料,然后看准了火候,烹制出一份独一无二的魅力大餐。

至于这火候是什么嘛,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人们常说的:做回自己,做回那个不带假面的自己。

这火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多一分则糊了,歉一分则夹生,不多不少,把在岁月和环境中被所有那些悲欢离合冲压、磨砺出来的那个唯一的自己,和盘托出,奉献给那些喜欢或不喜欢的人们。剩下的,就不是你们可以左右的了……,交给选票,虽然无奈,但却是对自己最付责任的仲裁。

秀场如此,人生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