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北京奥运开幕式

我看北京奥运开幕式刚刚结束的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是一场憋了很久之后终于上演的中国文化秀。奥运百年,此番躬逢其盛,素以“面子”为重的中国,自然要倾举国之力。所以,我猜,总导演张艺谋肯定不会有预算方面的任何障碍。所以,不管这场秀是成功或失败,至少它首先看上去是一场昂贵得无出其右的奥运开幕盛典。

关于开幕式成功与否,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见解。我对张艺谋近年来的浮华、浅薄、用感官刺激代替审美诉求、用矫饰历史取代直面现实的做法一直很不以为然,所以,对他执鞭的开幕式本来也没抱多大的奢望。而本次开幕式的结果,也的确是向我们再一次变本加厉地展示了一回张艺谋。虽然在场面上没有老谋子的身影,但他的影子却象幽灵一样在那一刻的鸟巢中无处不在。也许,这种本来就需要夸张和渲染的场合,正是张艺谋的长项。从外媒的反应来看,也是一片喝彩。看来,北京奥组委厘定老谋子的总导演职位,也是想要借重他擅长揣度洋人的中国文化心理以及由此而来的海外影响力,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们的预想并没有白费。

然而,这场可谓“盛大”而“惊艳”的奥运开幕式,除了“盛大”和“惊艳”之外,还有什么呢?真的有点象看完了“满城尽戴黄金甲”的感觉,剔除了形式之后,居然没剩下什么东西。

最开始的那一个“缶阵”,气势可谓磅礴,但那不过就是一个击鼓的场面而已。张艺谋硬是给这场擂鼓表演塞进“缶”这个中华文化符号。如果运用得当,也不过是耍了个小聪明。只可惜这个小聪明耍得不好,作家章立凡已撰文指出:开幕式上的那些“缶”根本不是什么“缶”,不过是套在“缶”外面的一层“外套”。老谋子们生搬硬套曾侯乙墓出土的“铜鉴缶”,结果却买窦还珠,搞错了东西。这样的“击缶”,古今中外闻所未闻,这个“缶阵”,实属矫情搞怪。还不如就老老实实上演一出声光配合的擂鼓阵,反而显得自然大方,而且丝毫无损于中华文化内涵。

接下来的画卷创意相当精彩,气势磅礴,为即将上演的内容做了绝妙的铺垫。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副画卷从头铺到尾,一副一卷文章包打天下的架势。那副长卷一直铺在那里,久而久之,把人们(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电视观众)的视觉兴奋区域收束到中央的长条上,在与宽大的鸟巢场地相形之下,慢慢显得单调而小气。有人说,看完开幕式始终忘不了那张巨大的“创可贴”,虽是调侃,但也不乏锐意。一场不遗余力构思数载的表演,居然就这样一根筋地延续下去,令人扼腕。当那些舞者开始在上面用舞蹈来书写的时候,我们充满了期待,但当这种期待最终没有得到兑现的时候,我真的觉得,张艺谋已经技穷了。

还有那首不得不说的主题歌,我觉得作者一定是对电影《城南旧事》里弘一法师改词的《送别》做了特别地揣摩。我想,那首旋律简单而朗朗上口的曲子能跨越时空流传至今,一定使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模仿冲动,最终写出了这首酷似儿歌(莎拉布莱曼语)的歌曲。听上去,无论从调式、节奏和歌词断句上,都是《送别》的一个翻版。这首歌的可贵之处是表达朴素情感,不说大话,但整首歌听完以后,就告诉我们:大家一起来北京,我们很高兴。奥运主题被诠释得如此乏味,恰恰是儿歌的水准。从另一方面说,如此舒缓而毫无动感的旋律充作一场运动会的主题歌,也是相当欠考虑的。

就我而言,整场开幕式表演,给我留下的最深映像倒不是那张巨大的“创可贴”。而是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映像。算起来,最出彩的部分是那些漂亮的烟火,尤其是那一串从天而降,急速射向地面的烟火,有不同凡响的感觉。另外,就是那些在入场式的漫长时间里,一直跳跃欢呼着的美丽的白衣女孩儿们,她们一定累得够呛,但却为开幕式增添了一抹美丽的靓色。